目前,我國的建筑事業正處蓬勃發展時期,建筑工藝的不斷發展,也必將推動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技術是我們進行建材試驗的重要依據。檢測技術是否科學合理,試驗過程中是否控制到位,都將影響到我們對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建筑材料檢測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湖北中港華都建設告訴你具體內容:
加荷速度的影響
有研究表有,大多數建筑材料的力學性能會因加荷速度的不同而發生改變,當加荷速度較快時,荷載的增加超出了材料的變形速度,此時檢測所得的數據就會偏大,相應的,若加荷速度較慢時,檢測所得的數據會偏小。對于材料抗壓試驗,以建筑材料水泥為例,在標準條件下養護28天后進行抗壓試驗,結果發現其抗壓強度隨加荷速度的升高而變大,再如對一根鋼筋進行不同加荷速度的拉伸試驗,其結果表明其強度隨加荷速度的增加而明顯提高,最快與最慢加荷速度下的鋼筋屈服強度相差達15Mpa,極限強度相差約20Mpa,因此,若想得到較準確的檢測數據,就必須按照材料標準及相關操作程序規定的加荷速度對材料進行試驗,當試件變形較大接近破壞狀態時,應停止試驗機油門,直至測得最大荷載值。對鋼筋進行拉伸檢測時,為避免試驗機的振動影響到檢測結果,通常會在鋼筋出現頸縮現象時逐步的減小油門,直至達到鋼筋極限強度。
溫度與濕度的影響
建筑材料會隨著溫度及濕度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性能屬性。因此,在養護及進行檢測時必須保證材料在規定的溫度及濕度下,如水泥膠砂強度在成型時就必須保證周圍環境溫度在18℃―22℃之間,相對濕度不少于50%。對SBS等彈性防水材料進行檢測時,應保持其溫度在21℃―25℃之間,若溫度過高則會使該材料強度變低,反之,溫度過低時會使材料的強度變高,為得到標準的建筑材料性能,應嚴格將溫度及濕度控制在標準規定范圍內。
建筑材料質量標準是衡量材料質量的尺度,也是建筑材料質量檢測的依據,對不同的材料其質量標準也不盡相同。當前常用到的質量檢測方法有外觀檢測,書面檢測,無損檢測以及儀器檢測,書面檢測指的是對提供的材料質量資料,測驗報告等文獻進行審核,書面檢測往往是建筑材料檢測的第一步;外觀檢測指的是直觀的對建筑材料的品種、規格尺寸以及相關標志進行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觀缺陷等質量問題;儀器檢測指的是借助于試驗設備以及儀器對材料的內部組成以及化學成分進行質量鑒定;無損檢測指的是在不破壞建筑材料樣品的前提條件下,采用超聲波及X光等技術對材料進行的檢測。